射水抽气器是一种典型的水、气两相流装置。气相运动所需动量全部来自水束,气体在水质点的"裹吸"下运动,以好的截面与流速,实现吸入室的高效率。本设备与过去的水、汽喷射泵组的结构有本质的区别,它采用蜗旋喷咀打破了传统的水、气垂直交错流动的设计模式,经蜗旋喷咀后使得水束外围的空气质点分布均匀,相互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,混合能力增强,形成同向流动,有利于水束裹吸气体排出,大大提高抽吸效率。还能避免水束偏斜,发生震动,这些优点是旋转式真空泵和老式射水抽气器所不能具备的。
技术参数
射水抽气器结构原理打破了传统的水、气垂直交错流动的设计模式,大家知道气相运动所需能量全来自水束,那么要让水质点裹胁更多的气体来提高凝汽器真空,保证安全运行就必须:
1、在吸入室中选取水好的流速及单股水束的好的截面,以期水束能实现好的分散度,同时分散后的水质点又具好的动量,此时才能以小的水量裹胁多的气体,这是达到低耗高效的起码条件。
2、吸入室内水质点与空气的接触达到均匀。且使水束所裹胁的气体能全部压入喉管。
3、制止初始段的气相返流偏流,以免造成冲击四壁而发生震动磨损。这一点单靠加长喉管是难以实现的。这是吸入室几何结构,喉口形状,喉径喷咀面积比,喉长喉咀径比,进水参数(水量水压)等实现的。
4、喉管的结构分气体压入段,旋涡强化段及增压段三部份。能实现两相流的均匀混合,降低气阻,消除气相偏流,增加两相质点能量交换,又能利用余速使排出的能量损失达到减少。
上述结构原理是传统的设计方法生产的射水抽气器所难以实现的,这也是此前抽气器效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。根据等截面喉管末端仍具有较高流速及整个喉管之间互不干涉原理,实现了喉管下段及出口的分段抽气所提供的后置式余速抽气器,供汽机分场抽吸轴封加热器,冷风器水室等处不凝结气体。
1、多通道射水抽气器是国内最新型抽气器,具有结构简单、无机械传动,使用安全,运行寿命长,噪声低、投资少是真空泵的十分之一。
2、对运行水质要求低,运行部件不结垢。
3、具有良好启动性,小能耗、高效率,建立真空快。
4、具有余速抽吸性能,可抽吸轴封加热器气体。
适用于火力发电厂600MW以下汽轮机组建立抽吸凝汽器真空。其主要结构有进水短管、吸入混合室、蜗旋喷咀、缓冲室、喉管段、余速抽气室、逆气碟阀等部件。具有结构简单、安全可靠、动静体磨损小;喷咀、收缩管采用特殊材料制作,不结污,使用寿命长,抽吸效率不受时间的影响,对工作水质所含杂质程度要求低,有良好的启动特性,同时可实现余速利用等特点。
1、射水抽气器在安装中有两种供水方式,可供选用。
(1)闭式循环,这是沿用了多年传统的布置方式,将抽气器置于水箱之上,以射水泵—抽气器—水箱循环供水。如机组原来已有射水箱,则在更换本新型抽气器时,可利用原有的水箱等其它部件。
(2)开式循环,射水泵进水来自循环水进水管,而排水管,则接到凝汽器出水管,其优点是:夏季可降低水温4-8℃,并可提高真空汞柱,余速抽气器投入后,不会影响水温,在提高进水压力的同时,又避免了因排出气体的过压缩,而引起的功率损耗。
2、射水抽气器进水参数(水压进水量)的选择对提高抽气器的抽吸内效率,降低水耗,至关重量,这是因为在设计中,工作水喷咀的口径与水压即决定了喷咀出口的流速,而流速又与喷射角、咀喉距、面积比及喉长等因素有关,如想实现好的节能效果,须选择好合适的射水泵。
3、抽气器应垂直安装,各段在组合时就严格对中,支持架须稳固。
4、抽气器安装高度应适当,避免位置过高,以增大进水口的压力,对采用闭式循环的抽气器,其余速抽气器排出管应高于水面一米以上,其出水管埋入深度以250-450毫米为宜,抽气器的补充冷却水应加至水泵进口处,以发挥其冷却效果。
5、对开式循环的抽气器,其出口管应尽量缩短,并采用大半径弯头,其水平管段应向外侧倾斜,倾斜度不大于3/100mm,管道插入循环水管内应接有向出水方向的弯头一只,以利于气水混合物的排出。
6、当每台机组仅安装一台抽气器时,空气管路不必过高,但应高于进水管中心2米左右;当安装两台抽气器时,为避免水箱中的水经备用抽气器空气管路返入凝汽器,其空气连通管高度应≥13米。
7、抽气器空气管口径,一般与凝汽器空气出口口径相同,长度应尽量缩短,以降低阻力,在管道上除阀门及设备接口外,均不采用法兰连接,以减少空气漏水量。